今年以来,威海经开区坚持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作用,依托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集聚融合优质资源,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以实践之力点亮文化之光,以文化发展推动基层善治,走出一条文化社区建设的“特色路”。
强阵地,搭平台,以“本色”展“特色”
聚焦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经开区按照“1+N”建设布局,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为主阵地,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文化覆盖面为主要手段,链接文化广场、经邻驿站、城市书房等阵地资源,建有世纪体育公园、“幸福海”城市驿站、威海经开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无观书店等44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服务综合体,实现文化供给服务多元发展。各社区深挖辖区内部资源,建设了382个室内文化活动室,并融合当下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充盈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壮队伍,提素质,从“业余”到“专业”
威海经开区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强化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自组织+居民”服务模式,挖掘社区文艺骨干、“能工巧匠”等各类人才9000余人,建立“轻舞飞扬”“磨刀铺子”“朝天椒调解”等187支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分众化、互动式的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矛盾化解、帮扶济困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同时,以“社区合作人”等形式,与1500余家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为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场地、人员、资金、物品等助力,并通过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吸纳10余家专业社会组织和文明实践队伍入驻培育,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开阔文明实践思路。
优项目,强服务,用“真心”换“真情”
威海经开区坚持“服务群众丰富文化内涵,重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聚焦“五为”群体服务需求,创建“群众需求库”,将群众需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月主题有机结合,推出“京东大鼓”“家道传承”“古韵新风 非遗薪传”“爱心跑腿”等一批契合群众需求的优秀文明实践项目,精准对接全区城乡居民多层次、多元化文化需求,真正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