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花园社区围绕“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文明宣讲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
躬身服务践行“绿色”志愿
花园社区的彩绘墙由50多位美术专业的志愿者共同完成,远观,上面红色代表着党建,下面绿色代表着环保公益。红色与绿色的结合,让红色更红、绿色更绿,用艺术的手法美化社区环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精神世界。
墙上农场实行“农场开放共享,居民挂牌认领”制度,由前期报名的5个共建单位和15位居民领取并种植农作物,树立“绿色、环保、共享、睦邻”的公益服务理念。在扮靓社区环境的同时,又能收获一份果实。
其次社区为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提高居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先后建造酵素房,成立“春泥行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酵素房室内安置4个200斤的酵素桶,由果蔬垃圾转化的酵素实用多效,一个桶需要36斤的果蔬垃圾,且不能带有泥土、油渍、腐烂。前期通过物业人员到早市收集剩菜叶,再由居民志愿者进行挑选和清洗,与红糖、水按照比例进行发酵,最少发酵时间为3个月。酵素完成后,社区通过诚信鲸园的积分机制对辖区居民进行宣传和推广,激励居民自主参与,将家中的果蔬垃圾兑换酵素,让社区居民真正受益于垃圾分类所带来的价值,形成良性循环。
志愿服务队还在辖区内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环保酵素、厨余堆肥等科普讲座,并进行入户宣传指导。通过垃圾分类实验、互动游戏、知识竞赛的方式,寓教于乐,带动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让百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家参与到生态环保的行动中,共同创建优美的社区环境。
爱心公益点亮“金色”志愿
根据辖区实际需求,统筹建立文明实践人才库,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文明实践队伍。针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出现理发难问题,花园社区先后成立“益剪梅”公益理发服务队、爱心企业“好美美业美容美发养生会所”,其中“益剪梅”公益理发服务队实行上门服务。
社区还动员辖区内有美食特长的家庭主妇走出家门,成立“益膳房”志愿服务队,为她们提供施展美食特长的机会、交流厨艺的平台。每次活动结束后,服务队都会将做好的美食送给辖区的空巢、孤寡老人,让辖区的美食爱好者在公益的道路上不仅能够传递爱心,传递关怀,更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益课堂”则以倡导环保、健康、志愿的理念为主线,组织居民开展手工皂、手工中药洗发水、洗衣液、手工包等课程,将环保理念传播到校园,培养孩子环保生活的习惯和参加公益活动的热情营造交流沟通的优良环境,把家门口的“生人”变成“熟人”,让参与者的生活不再单调。同时也传递爱与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公益的意义。
暖心行动汇聚“红色”志愿
面对越来越重的社会老龄化负担,花园社区结合当前需求,以志愿项目为主体,广泛动员辖区居民、企业单位积极参与,先后成立“医养CP”志愿服务队、“零距离”志愿维修队、“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医养CP”志愿服务队,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疗机构、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周边一公里生活圈为补充,让社区老人真正做到“养老不离家”的创新养老新方式。
社区还联合鲸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方医养资源,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为基础,探索开展居家老年人群的社区延伸医疗保健,免费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上门为高龄老人查体、开展健康讲座等。“零距离”志愿维修队从成立以来累计为7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维修服务30余次。社区的诚信共享工具屋内的手动、电动维修工具共计300余件。诚信共享工具屋为居民提供免费维修工具借用20余次,“零距离”维修队不但为居民提供维修服务,还主动维修粉刷社区公共景观、小区栅栏、安全座椅等社区设施,全力帮助小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实现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平时积极开展环境治理、邻里互助、治安巡逻以及帮残助老等各种为民服务志愿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为“走出来的”老年人服务的同时,向“在家的”老年人拓展,提供形式多样的上门服务,真正实现居家养老。以实际行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社区里生根发芽。
如今,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逐步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了群众口中的生活幸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