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文明网组织开展了“童画新时代 手绘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儿童画网上征集展示活动,活动一经开战就引起热议。邀请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用七彩画笔,画出眼中的美好新时代,绘出心中的核心价值观。看到孩子们一幅幅稚嫩的画作,用童稚的笔触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中国梦。——中国文明网。
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其中奶爸带娃时还不停玩手机游戏导致孩子摔倒,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心疼。更有节目嘉宾在带孩子的时候只给孩子看手机,难道陪伴孩子只要保证孩子不哭不闹就可以吗?美国密歇根大学和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一篇研究报告被认为是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了170个双亲家庭,最终得出结论: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孩子和家长之间最大的“拦路虎”。有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根本没有投入完全的精力去和孩子相处,更谈不上了解孩子,怎么能够理解孩子、给予他心灵上的支持呢?
此次童画新时代的参赛作品大都由5-10岁的小朋友完成,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此次活动的很多获奖画作都是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的。我们试着回想下,已经有多久没有心无旁骛地拿起画笔专心在纸上绘画了,我们的孩子又多久没有为选择什么颜色的画笔而犹豫不定了……当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手中完成的一幅幅绘画,相信你的心情绝不像你赢了一场网络游戏那样简单。这种快乐是一种恒久享受的快乐,它不存在你的朋友圈的炫耀里,而这一段手作的过程你将一直记在心中。不论是一起绘画,一起读书,亦或是一起做一顿饭,前提都是“一起”,陪伴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在一起,更是与孩子有心灵的交流与灵魂的触碰。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检视自己,我们空闲的时候在干什么?是不是也在玩游戏、刷微博、看视频,如果我们都不能够以身作则,那就怪不得我们的孩子有样学样。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因为你把关心的点都放在手机上而不是孩子本身,那到底是陪孩子还是陪手机?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普遍问题。父母在身边,却又那么遥远,一个夸张的词汇“手机孤儿”就描绘了这样的窘境。有教育专家也一针见血地提出,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家长过度沉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会减少与孩子的良性沟通和互动时间,从而引发孩子的一系列行为问题,让孩子变得过度敏感、性急、多动、爱抱怨等。
既然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是一种“冷暴力”,那么,还请家长放下手机,专心陪伴孩子,用心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让孩子陪着大人做事亦是很好的方法,在妈妈喂奶的时候,递上纸巾;当弟弟妹妹哭泣的时候,轻轻抚慰;等妈妈做饭的时候,洗洗小菜……这些过去普遍的日常现如今都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铭刻在心的温暖印记,我们也要将这温暖的回忆传递下去。我们祖国的花朵如何,我们日后的国家就将如何,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放下手机,拿起画笔,做到真正的陪伴。(江春静)